发布作品

    经典再现,也是再见——丰田LC76改装

    运良越野头像运良越野头像
    运良越野2020-07-31

    翻山越岭,任劳任怨,没啥可坏,也没人不爱。当硬派越野车的属性逐渐由“工具”转变为“玩具”,或是由“朴素”走向“豪华”,在这条几十年内被越拉越长的细分市场内,丰田LC7系依旧占据着一席之地。

    今天就让我们再重温一次,这台站在越野圈顶端的经典之作。

    经典的双横管ARB牛栏杠与LC76方方正正的前脸可谓最佳搭配。牛栏杠作为ARB的招牌产品,除了能为车辆提供极致的防护性外,在发生碰撞时,内部的溃缩区还能保证原车气囊的正常弹出。

    同时,前杠的下方还设置了两个开口作为千斤顶支点,在野外救援需要举升车头时,更省时省力。前杠内部的支架则可固定市面上的主流绞盘,以作为长途穿越的后备力量。

    前杠上方预留了辅助灯具的安装孔位,作为一辆车的门面担当,牛栏杠搭配圆形射灯也绝对是最经典的组合。

    这台LC76加装了两盏被玩家们誉为“神灯”的ARB INTENSTY AR32,照射效果与耐用度自然不必多说,并且为了适应玩家们的不同使用环境,还提供了泛光与聚光两种选择。

    车尾安装了同样澳式穿越范儿十足的Kaymar后杠,杠体造型简约且协调,细致的做工也在暗示着它不菲的价格。

    后杠上方的支架采用左右双开方式,一侧固定备胎,另一侧可放置油桶或水桶,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双备胎的配置。对采用“观音门”的76来说,临时开启一侧尾门从后备箱拿取物品时能更方便些。

    车辆进行了升高并更换了更大尺寸的轮胎,但幅度并不夸张,因此从侧面看起来依然十分和谐。

    轮胎更换为305/65/R17尺寸的百路驰KO2,搭配FUEL D114防脱圈轮毂,更宽的胎面再加上更低的允许胎压,行驶在松软的沙地上可以带来可观的接地面积。

    悬挂部分选择了OME的BP-51减振器,它通过内置的多通道旁路系统,根据活塞运动所处位置实时改变阻尼大小,从而在越野操控性与舒适性之间达到均衡。

    通过避振器桶身底部的调节环,还可以根据不同路况、载重情况或驾驶习惯,分别调整压缩与回弹阻尼,发挥最佳的避振性能。同时,LC76簧桶分离的结构,在用扳手调节时也比簧桶一体的车型更友好一些。

    一同更换的还有可调止推杆、FOX转向减振等其他底盘部件。

    LC76作为wagon车型,在长途出行的物资携带能力上自然是不及同门的LC79。车顶行李框除了可以临时放置行李,还可以固定大尺寸的救援装备,将有限的后备箱空间节省出来。

    这辆76安装的行李框并未采用时下流行的平顶款式,不过全围栏式的传统造型倒是更显经典与复古。

    行李框同时也是一个功能拓展平台。前部安装了ARB INTENSITY系列的条灯,作为夜穿的辅助照明;侧面则固定了硬壳的遮阳篷,在山清水秀的露营地快速搭建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总的来看,经典车型加上经典改装方案,得到的一台规规矩矩的穿越利器,尽管没有“张牙舞爪”的个性肆意,也没有“钢铁猛兽”般的激进狂暴,

    但所谓经典,就是无关岁月,

    玩不腻,也看不厌。

    .万次阅读
    39评论
    129赞同
    收藏
    分享
    39评论
    129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