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倒霉的蔚来和被打脸的互联网精英

    选车研究局头像选车研究局头像
    选车研究局2019-10-27

    广告人李斌,媒体人李想和产品经理何小鹏的二次创业之旅已经上车,但这个旅程注定将异常坎坷。

    蔚来亏损220亿的消息让昔日的造车新势力的明星跌入了谷底,堪比特斯拉的烧钱速度,臃肿的团队,平淡的销量成为了媒体们争抢的血馒头。

    确实,作为造车新势力一哥的蔚来,经历了高速续航门,燃油加电门,自燃门一系列的危机事件,成也名气,败也名气,当EP9和电动方程式等光环让蔚来成为明星中的明星时,任何一点问题的影响也会被成倍放大,聚光灯下,瑕疵无处遁形。

    其实抛去成见,不得不说,蔚来的起点是相当高的,毕竟是基于光鲜靓丽的互联网思维,从最开始在品牌,设计,调性上就摆脱了自主品牌一直以来挥之不去的“土鳖”气。

    而从产品层面,蔚来也算是可圈可点,因为ES8对标特斯拉model X,整车的起点相当高,后驱,空气悬架,全铝车身。花大价钱自建研发中心,开发三电系统和车机操作系统。

    大力的投入和顶级供应商的加持,蔚来产品的素质其实不差,即使技术水平比不上特斯拉,但整车的舒适度和行驶质感是强于model 3的,综合下来与奥迪的e-tron都有的一比。

    不过,蔚来ES8(图片|配置|询价)的设计,不管是厚重舒适的底盘,豪华充裕的空间,甚至那个引以为傲的女王副驾,这些其实都更符合长途的使用场景,而7座的设计也是聚焦于全家出游。蔚来也希望用一款完美的车去承载这样的需求,从豪华感到做工,蔚来确实强于特斯拉。

    但7座中大型SUV的市场并算不大,蔚来ES8 所在的价格区间里有太多强劲的燃油竞争对手,在标杆汉兰达一个月才买8,9千台的市场中,有多大空间,不言自明。

    另外,最大的漏洞是,电动车全家出游这个事情在当前的这个阶段是个伪命题。

    电动车充电时间长,高速耗电量高,里程焦虑的特性注定了长途是电动车的软肋。虽然蔚来用换电站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个高成本的解决方案仅仅是杯水车薪,想想跟着蔚来去东北的加电车吧。

    如果这是一辆燃油动力的SUV,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去考虑的,但是ES系列是一款纯电车,长途你会考虑开燃油车还是电动车,城市里代步你会选择灵活好停的小车还是一辆大型SUV?

    所以虽然ES8最开始的定位是作为model X的廉价替代品,但有钱买ES8的人,几乎都不会只有一辆车,况且如果这一小部分中产消费者家里需要一辆电动车时,为什么组合不该是豪华品牌燃油SUV + Model 3呢?

    不过,蔚来的服务确实很不错,打服务牌固然好,但也只能是锦上添花,因为最棒的产品,恰恰应该是不需要的服务的

    作为互联网精英们的蔚来管理层,认为他们这群精英们的品味可以代表多数的消费者,打造一款完美奢华,逼格足够的车,来满足这批人群的需求,但“五环外”的真实世界告诉他们的想象并不代表着中国的主流消费者。

    蔚来创业的初衷是李斌同学看见了国内汽车行业低劣的服务,而互联网企业可以以优质的服务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按照互联网企业的套路,技术+市场运管就够了,制造这种又累又麻烦的脏活扔给代工厂做去吧。

    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风险,代工模式在手机行业兴许可以,但作为制造业顶层的汽车行业,资本和技术及其密集,当你无法直接控制供应链,工艺甚至成本的时候,你的风险是巨大的,接触不到核心的制造,无法有效的做好质量控制,产品改进,成本优化。更无法完成产业的闭环,而在制造业中,制造和供应链是很重要的核心能力,看看当年马斯克为产能操的心就知道了,一个工厂动辄几十亿的投入,根本不是互联网企业这种以服务为主的轻资产模式玩得转的,VC的这点钱扔进去连水花都见不到。

    造车还是有点难

    互联网企业所谓的护城河,实际上只是利用互联网强大的传播力,对资源的垄断和得到的,在赢者通吃的市场下,阿里通过垄断电商,腾讯通过垄断社交获得了成功

    互联网企业那套思想,在强大复杂的制造业面前,变成了渣渣。兢兢业业的积累技术被赚快钱的思潮取代,难道我们真的打算只靠互联网,房地产和金融来实现“伟大复兴”吗?

    特斯拉在马斯克地狱般的管理中艰难成长,而蔚来却小资的享受美妙的员工福利,在市场中一掷千金,没能把握时间窗口做出更多的技术积累,不断强化产品,所以当市场巨变,新能源的潮水褪去的时候,蔚来将面临资金和产品断档的双重噩梦,而这本质上则是互联网思维在传统制造行业前的一次失败。

    但我们的不少互联网精英们至少让我们看见了他们产品的落地,不管是代工的蔚来和小鹏,还是亲自建厂并即将量产的理想,都比在美国刚刚破产的某位强不少,随着特斯拉上海的投产,给各位的时间将越来越少,但衷心希望造车新势力们不要倒下,虽然磕磕绊绊,但我们的汽车行业需要这些“鲶鱼”,真正应该倒下的,怕应该是那些吃了汽车行业几十年红利“买办”们吧。

    次阅读
    5评论
    11赞同
    收藏
    分享
    5评论
    1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