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看完这几点,也许你就会考虑买一辆电动汽车了(下)

    选车研究局头像选车研究局头像
    选车研究局2019-10-09

    1、 技术壁垒

    中国虽然近几年工业飞速发展,但在汽车供应链和核心技术领域,比如发动机和变速箱,长期被整车厂商和tier1供应商把控,中国依旧和欧洲,日本甚至美国有很大的差距,这些国家的先发优势和几十年的积累,不是中国厂商能够轻易超越的。

    发动机国外品牌一直保持领先

    而电动车的核心是三电系统,大家基本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有着宁德时代,精进电机,比亚迪这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优秀企业,在汽车由机械行业转身为电子行业的拐点时刻,给了国内车厂和供应商颠覆原有汽车行业格局的机会。

    还有一点就是软件,电气化带来的汽车智能化变革中,软件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仅各种功能需要通过软件控制,最重要的自动驾驶更是人工智能领域应用的核心。而互联网行业在国内的迅猛发展给予了中国大量的软件领域积累。

    Navigant Research无人驾驶技术排行榜

    而说到混合动力技术,核心技术依旧是被日系厂商把持,虽然确实省油,但本质上因为依然采用汽油作为动力,所以只能算是一种过渡技术,在性能和复杂度上都有不足,它的核心吸引力依旧只是省油。设想一下当汽油价格很低或者电动汽车充电和加油一样方便时,有谁还会去选择混合动力车型呢?(近几年较低的油价极大影响了普锐斯在美国的销量)

    2、 驾乘体验

    性能:电机因为具有强大的瞬时扭矩,低噪音,响应快的特点,理论上只要电机功率足够,十几万的电动汽车就可以提供超跑般的加速和油门响应,豪车般的顺滑和宁静。而由于可以通过电子系统更精确的控制车轮,电动车的四驱系统可以做到更迅速的限滑和脱困响应,简单来说就是四驱表现能超过绝大部分城市SUV。甚至是沉重的电池,也能为车辆提供更低的重心,获得更好行驶质感和稳定性。

    智能化:由于是全电结构,电动车完全可以参考手机或者电脑的方式打造(特斯拉就是这样做的),即通过一个中央处理器,用总线的方式对车辆各个功能进行集中控制,除了方便自动驾驶,通过整车OTA调整性能,还可以支持各种富有想象力的应用(比如特斯拉的爱狗模式,虚拟壁炉,哨兵模式),让汽车的智能性和“可玩”度大大提升。

    省心:从大多数使用场景来说,电动车都主要使用家里的慢充桩,在外充电的场景其实并不多,反而省下前往加油站的时间。

    在保养方面,汽油车的内燃机需要定期更换机油三滤火花塞,还需要不时清理积碳做各种保养,而电动车则完全不需要这些,以Model 3为例,两年或4万公里更换一次刹车油,空调滤芯即可。

    3、 里程焦虑与电池寿命

    确实,其实电动车虽然有那么多优点,但里程焦虑应该是最核心的一个槽点,这方面燃油车基于广泛分布的加油站和快捷的燃料补充体验确实超出电动车很多。

    核心在于充电速度,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充电时间也在不断缩短,保时捷Taycan 800伏高压充电技术仅需约15分钟,即可从0充至80%,可供车辆行驶400公里,一旦能达到充电10分钟行驶500公里的水平,相信就可以消除大多数人的对于充电时间的芥蒂。

    而对于电池寿命,国外Dutch-Belgium Tesla论坛的Tesla车主们的Model S数据显示, Model S的续驶里程衰减是很小的,累计行驶6万公里后,续驶里程衰减仅为5%, 10万公里衰减6%左右,20万公里衰减8%左右。电池和电控系统的成熟,也是很多新能源车企敢于对低于80%电量的电池进行质保的原因。

    里程与电池剩余容量曲线

    4、 与氢燃料电池的比较

    氢燃料电池技术是相当先进的,而氢的能量密度是汽油的三倍,更是高出电池很多,但氢能源的一大问题是成本,首先氢燃料电池核心元件需要用到铂(即白金),另外就是关于氢气本身的成本,国内现在一公斤氢气的价格是70元,丰田Mirai百公里消耗大约1.5公斤氢气,综合下来比汽油车稍贵,虽然后期氢气的生产成本有下降的空间,但想降到电动车水平还是相当困难的。另外氢气的主要生产方法中,电解法能耗很高,并不节能,而水煤气法等其他化工方式依旧使用的是不可再生能源,无法避免污染,整体的能源使用效率反而不如用电。

    另外加氢站的建设成本也远高于充电桩,虽然和加油一样5分钟就能加满,但网点建设的投入产出比太低,到现在为止也只能局限于小范围试点。

    氢气成本构成

    但氢极高的能量密度,却非常适合航空航天领域,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乘坐氢动力飞机旅行了。

    5、 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的汽车销量自18年以来持续下滑,行业的发展需要有新的增长点,而新能源汽车就是其中一个点,不仅在于有机会在这个行业弯道超车,让中国引领新一代汽车的革命。也给了消费者购置第二辆汽车的理由:中短途用电车,长途用燃油车;电动车作为增量可以继续推进汽车销量的增长,而只有电动车销量上去,厂家才会加大投入做出更好的产品。

    虽然国内厂商在政策的鼓励下推出了多款纯电车型,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是有相当的差距,不仅在造车技术,更重要的是理念。这个情况非常像国产手机和苹果的比较,苹果引领着最前端的设计,系统和体验,而国产手机则参考这些理念并推出对应廉价产品,只不过这次苹果的角色换成了特斯拉。而可惜的是到现在为止,特别是在20万左右的主力市场中,国内车企依照只是按照燃油车的思路造电动车,无法提供像Model 3一样让用户充分感受电动和智能化魅力的产品。

    既然襁褓中的孩子不争气,那这经就让外来的和尚一起念吧。

    .万次阅读
    69评论
    212赞同
    收藏
    分享
    69评论
    21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