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这款电动车续航才338km,实际却比Aion S/比亚迪元EV靠谱,为何?

    高工新汽车评论头像高工新汽车评论头像
    高工新汽车评论2019-09-16

    此前,《高工车评》曾测试过轩逸·纯电的续航情况,相比广汽Aion S、元EV等大部分国产纯电动车更扎实。

    测试当天,我们选用普通模式,并开启ECO功能,空调调至自动挡(21℃),车上承载两人(中等体型),充满电仪表显示续航299km,最终我们实际行驶了243km,仪表里程消耗了263km,实际续航与仪表消耗续航的折扣是92.4%。

    根据《高工车评》测试计算出,轩逸EV充满电实际可以跑276km左右。但其实,轩逸·纯电还有隐藏的几十公里续航,当仪表显示电量为0时,依旧可以跑到10-30公里。这就意味着,轩逸·纯电充满电跑到没电,实际续航应该在300公里左右。

    这个成绩可以说非常不错了,而轩逸·纯电还仅仅只装载了38度电。同样都是NEDC续航300公里左右的纯电紧凑型轿车,国内大部分车型都装载了50度电以上。例如,同级别的帝豪GSe官方NEDC续航是353km,但其装载了52度电。

    另外,根据我们测试,轩逸·纯电不仅续航扎实,整体电耗控制的也很平稳,在60-80km/h的时速范围内行驶,百公里平均电耗一直维持在11-12(kWh/100km),而时速在110km/h以上,平均电耗也只有12.7(kWh/100km)左右。

    很显然,轩逸·纯电的续航扎实、电耗平稳等这些优秀表现,都与其在电池、电驱动系统、能量回收等核心技术有直接关系。轩逸·纯电与日产聆风同E-Platform平台,许多技术都是相同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轩逸EV续航为什么这么抗造?

    首先,我们来说说轩逸·纯电的电池组技术:

    说起轩逸·纯电,就必须要提起日产聆风这套E-Platform全球专业电动车平台,这个是专门针对乘用车开发的高效节能的纯电驱动技术平台,不仅能耗水平低,其电池系统也有着“40亿公里、0重大事故”的口碑,操控感受也颇为人们称道。

    虽然轩逸·纯电为了获取国家补贴,没有持续沿用国外Nissan Leaf AESC电池,而是使用宁德时代作为电池供应商,但在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组(Pack)技术、电池安全防护等方面依然是日产自主的技术。

    《高工车评》曾在展会中看过轩逸EV的电池包结构图,整个电池包不仅有耐极限安全模块,还链接了高效散热层叠结构、周密线束防护体系。如下图:

    整体来看,轩逸EV的整个电池包配有右前、左前、后三大堆栈,共24个电池模块组成,每个模块的电池容量约1.58kWh,包含8片软包电芯。

    而电池包壳体采用的是1.2GPa超高强度钢材,且在电池组周边预留了足够的防碰撞溃缩空间(136mm离地间隙、363.3mm发动机舱溃缩空间、307mm侧面溃缩空间),而在电池组内部还有玻璃纤维和凯夫拉组成的隔热材料进一步防护。

    当然了,轩逸EV还配备了LBC电池管理系统,该系统实时监控电池状态,防止电池过充、过放,当电量低于10%时会闪烁和发出蜂鸣声提醒用户及时充电,进一步增强日常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同时,还可以根据用户前一段里程的驾驶情况,实时核算出准确的剩余续航。这一点与国内大部分纯电动车有所不同。

    在《高工车评》整个续航测试中,无论是低速路段、快速路段,还是高速路段,即便是车速在110km/h以上,我们也没有发现轩逸EV存在掉电严重的现象,这也充分说明了轩逸·纯电电控技术的优异性能。

    其次,我们来看看动力总成系统:

    轩逸EV沿用了2018款日产聆风E-Platform平台,所以轩逸·纯电与日产新聆风的电驱动系统有许多相同的技术。

    打开机舱,首先看到的是充电机,与之相连的依次是逆变器、减速器和驱动电机。

    其中,轩逸EV搭载的驱动电机是一台型号为TZ200XS5UR 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是80kW,最大扭矩是254牛米,这个数值低于同级别的几何A、比亚迪e5、北汽EU5等国产纯电动车,但是好在动力输出很平顺,能耗也较低,电机噪音也较小。

    这主要是因为,轩逸·纯电的驱动电机、逆变器、减速器均为日产自主研发和设计的。其中,驱动电机使用的是0.25mm薄型电磁钢板,铁损耗降低约44%。

    此外,该驱动系统还配备了日产E-control电机扭矩控制技术,可以在任何电量都保持动力稳定输出,且初始加速响应快,初始加速响应速度时0.05s。

    最后,看看能量回收系统

    按下“ECO”按钮,就会进入经济驾驶模式,轩逸·纯电的能量回收强度就会维持在一个平衡区间,倒不会有强拖曳感,但车辆一旦减速或自动就会开启能量回收,回收效果也非常好。

    根据官方消息,轩逸EV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回收效率高达22%,相当于每百公里可以回收22公里的续航。

    而根据我们的测试记录,在城区普通道路和快速路,轩逸EV基本上是仪表续航每消耗5公里,实际行驶了3-4公里左右;而在高速路段,轩逸EV仪表续航每消耗5公里,实际行驶大约是4-6公里。

    但是每当车速下降或踩下刹车时,能量回收作用,轩逸EV就会出现仪表续航消耗5公里,实际行驶10多公里的情况。其中,以110km/h左右速度行驶的高速路段,忽遇堵车,踩下刹车踏板之后,能量回收启动,最终仪表续航消耗5公里,实际行驶了27公里。

    需要明确的是,这还只是开了ECO功能,而一旦开启了B档(能量回收强档)的情况下,能量回收就更厉害了。

    写在最后:

    现阶段,大多数合资品牌推出的纯电动车续航都仅有300-400公里,相比国产电动车动辄500km以上的续航,显得有点“逊色”。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合资品牌纯电动车的电驱动技术、能量回收技术等更为先进,导致其续航也相对比较抗造,实际行驶续航与标称的NEDC续航不会相差得太离谱。

    而作为日产在中国市场的首款纯电动车,轩逸·纯电更多的还是凭借安全可靠的品质来征服国内消费者,为其后面的纯电动车产品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在底盘调教和转向调教上面,整体表现的很舒适,尤其是底盘舒适性调教,对于一些细小的颠簸基本都能过滤,不会有太多的震动传递到车内。

    总体来看,作为一台以经济家用为主的纯电动家轿,轩逸·纯电满足日常的通勤是没有太大问题的,而其所使用的聆风平台的技术还是比较靠谱的。

    次阅读
    22评论
    5赞同
    收藏
    分享
    22评论
    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