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带着“黑科技”姗姗来迟的新天籁,怎么才能怼过霸榜的两田

    车评家头像车评家头像
    车评家2019-08-02

    文/LrH

    作为一个汽车类文章的小编,走在路上很容易被各种各样没见过的车子吸引眼球,记得最最早一段时间正好没有关注日产的换代消息,有一天在路上看见一辆停在路边没上牌的日产新车。当时心里就想“乖乖这也太帅了吧”,赶紧绕到屁股后面看型号;“Altima”,啥呀这是;百度一下,“新天籁(图片|配置|询价)巴拉巴拉”;呵,肯定是天籁充值了,搜什么都出来天籁,但是骗不了我,天籁明明叫“Tenna”。然后,就没有再多关注。

    直到前几天陪朋友逛4S店,这个朋友想买一辆日系B级车,在想音诗派、雅阁和凯美瑞到底选哪个,正好都逛完看见了边上的日产4S店,那就进去看看呗,然后就看见这个“Altima”,有一点点眼熟。

    新天籁有两个配置的发动机,2.0升自然吸气和一个号称日产黑科技的2.0升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怎么用语言形容一下他们的区别呢,虽说我们都不是很建议选车用零百数据来作比较,但是用来对比同一辆车两款发动机的动力表现还是比较直观的,自然吸气那一款的0-100km/h超过11秒,“黑科技”版7秒不到。

    对比一下日系三大品牌的B级车:雅阁、凯美瑞、天籁,天籁的国内销量被丰田本田甩开,大致原因如下:

    1、换代慢一拍,换代时新发动机话题不断

    自然吸气的那款上市前就被吐槽太老;而新款使用成本需要潜在消费者注意,新发动机新技术,不仅耐用性目前还未经过市场检验,而且作为整车来说,当雅阁、凯美瑞已经霸榜多时,口碑被车主们口口相传出去的时候天籁才带着这个需要市场用时间来认可的新东西出现,可谓是“真正做到了吃力不讨好”。

    2、对象不明

    两田设计的对象鲜明,就是主打年轻消费者,虽然我动力不强劲,但是我好看啊,我前脸给你选运动版呀,我顶配给你一个白车黑顶的撞色让你选,够不够个性啦?

    而新天籁既照顾想要老年消费者,想继续自己本来的舒适定位,继续走“移动沙发”的名头;又要打年轻牌,把外观做得特别好看,到了车内,科技感真的没有什么提升,原来的大裤衩方向盘换成了小圆型,屏幕从中控拿出来变成了直立式的,但是这屏幕的分辨率和UI,是不是我们小时候的文曲星也是这样的啊?

    雅阁、凯美瑞主打运动,新天籁主打运动又想兼顾舒适,结果不伦不类,导致上了年纪的消费者觉得外观过于轻佻了不适合自己,年轻人看自然吸气版没力气,新发动机的车型又贵,内饰么也没什么抓人的地方,两头不讨好。

    3、油耗问题

    日系车的油耗少是公认的,但已经有不少车评人提出,雅阁、凯美瑞只需要加注92号汽油,而天籁的新发动机却需要95号,并且就算是92号汽油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实测油耗也比两田要高。

    4、隔音效果

    主打舒适的天籁一直标榜的“静音”做得真不怎么样,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什么,试驾那天下大雨,就连雨水砸在顶棚上的声音我都觉得比凯美瑞响,这当然是夸张了,实际上的路噪等与雅阁、迈腾差别不大。

    5、底盘

    雅阁、凯美瑞、迈腾,都作了不同程度的技术升级,而天籁还是老一套,只是后悬挂换成了梯形控制臂多连杆独立悬挂,好处就是在弯道中车尾可以更稳定。

    6、平台

    雅阁、凯美瑞、迈腾都是用新平台生产,特别是丰田,全都改用了TNGA架构,整个平台的安全性等都已经打出了名头。天籁还是用老平台,这严重制约新天籁的技术革新,再加上之前日产自己帮西玛报名的中保研撞得成绩一刀烂,这样难免稍稍影响了品牌下其他车型。“技术日产”技术呢?好像只有一个发动机嘛,那2.0L版本的新天籁好像就少了些卖点。

    综上所述,消费者的选择是理性的,上市这么短时间的天籁就已经被迫优惠两万也变相佐证了这一点。但我以一个真实试驾过三车(均是顶配)的90后男性消费者从驾驶者的角度来总结一下我对新天籁比较直观的看法的话,两个字:真香。

    次阅读
    17评论
    19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