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货比货得扔?2019款奔驰GLC中美综合对比

    云生说车头像云生说车头像
    云生说车2019-07-08

    GLC260简配动力和安全配置,C300增配大量便利配置,全系价格虚高,奔驰GLC(图片|配置|询价)中美综合对比。

    2014年,笔者开始了货比货系列的第一季,将中美同款车型在价格和配置上进行了对比分析,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转眼间已经到了2019年,在这5年里,中国自主品牌发展壮大,新能源车型和新的传统动力车型大量上市。与此同时,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对于汽车的认识,却仍然停留在“外观、品牌和口碑”上,对关系到消费者自身和家人的“安全配置”仍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还不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型。

    为了让广大消费者能够从自己的需求出发,购买到安全合格、配置便利、适合自己的车型,笔者准备开始“中美对比系列”的第二季,将新上市的主要车型进行综合对比,用具体的数据向国内消费者展示,自己目标车型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以及自己中意的品牌是否真的像口碑传颂的那样好。

    中美奔驰GLC售价对比如下:

    车型方面,美版2019款GLC共有9款车型,其中AMG车型数量为5款,非AMG车型为4款;国内2019款GLC共有8款车型,5款合资车型,3款进口车型,国内版AMG车型为2018款。国内车型全部为燃油版四驱车型。

    动力系统方面,美版包括2.0T+9AT(241HP)、2.0T+7AT(315HP混动)、3.0T+9AT(362HP)、4.0T+9AT(469HP)四款动力总成。国内版包括2.0T+9AT(184HP)、2.0T+9AT(211HP)、2.0T+9AT(245HP)、4.0T+9AT(476HP)四款动力总成。从输出功率方面来说,国内版GLC200型和GLC260型动力配置低于美版,GLC300型和AMG GLC 63型与美版动力配置相同。

    价格方面,国内版GLC价格远远高于美版,其中GLC260型比美版GLC300型贵33%,GLC300型比美版对标车型贵61%,进口的GLC 轿跑型比美版贵21%,AMG GLC63型比美版对标车型贵23%。

    为了让读者更加深入了解2019款GLC在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的配置差异,我们选取4个动力接近的配置(上表灰色部分)作为详细对比:

    美版GLC 300(两驱)与2019款 改款 GLC 260 L 4MATIC 动感型参数对比见下表:

    美版GLC 300(两驱)与2019款 改款 GLC 300 L 4MATIC 动感型参数对比见下表:

    美版GLC 300(四驱)与2019款 改款 GLC 300 L 4MATIC 豪华型参数对比见下表:

    美版GLC 300 Coupe与2019款 改款 GLC 300 4MATIC 轿跑SUV(进口奔驰)参数对比见下表:

    参数差异汇总表:

    差异简评:

    1. 国内版GLC价格全系高于美版。具体到车型上,国产版GLC L型溢价率为32%~70%,进口版GLC Coupe型溢价率从8%~38%,AMG CLG溢价率从19%~28%。虚高的溢价率,说明奔驰在利用中国消费者的追捧,通过“高指导价”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从中国消费者身上赚取着远远超出正常水平的利润。

    2. 国内车型在质保里程上优于美版,质保时间上少于美版。

    3. 车身及底盘方面,国内版GLC L型车型轴距加长100mm;进口版GLC轴距与美版基本一致。国内版GLC全系增配了大直径轮毂,符合国内消费者“大就是美”的购车观。

    4. 动力方面,一向是国内奔驰简配的重灾区,GLC也不例外。国内版仅有3款300车型与美版GLC采用相同动力系统,其余GLC200型和GLC260型动力均不同程度缩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GLC200和GLC260车型动力简配毫无借口,同样的2.0T发动机,同样的5%消费税,同样的排放指标,但是奔驰就是给国内消费者较低的动力配置,并趁机抬高中美同功率车型的指导价。

    5. 安全方面,国内GLC300型增配了并线辅助,值得肯定。但是GLC260型减配了车道偏移报警,让人遗憾。

    6. 便利方面,国内GLC300L车型较美版大幅增配。增配的范围从外观类的天窗、真皮座椅到实用类的Bumester音响和LED大灯。总的来说,国内版GLC L型的便利性和外观要高于美版对标车型。

    综上所述,国内奔驰GLC虽然针对中国国情增加了轴距,增加了便利性配置,增加了安全配置。但是,缩水的动力及超高的溢价率,使其性价比大打折扣。美版动力相近的国产GLC 300,增加的配置到底值不值消费者多花的28%-58%的“小钱钱”(12万-20万),还是需要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好好权衡一下了。

    购车建议:

    购车建议分为:不推荐——可以购买——推荐购买——强烈推荐四个级别。

    附录一:本系列文章的意义

    中美对比系列文章,对比的不是中国政府比美国政府的税率高多少,比的不是中国老百姓比美国老百姓收入少多少,比的是厂家在中国卖一辆车比在美国卖一辆车多挣了多少钱。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略低于美国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在同样的税率下,为什么国内的汽车指导价竟然高于美版?答案就是部分外国厂商通过“品牌影响力”、通过“国内消费者的盲目信任”、通过“简配加价”的办法,在中国这个汽车消费观尚不成熟的市场获取了额外的利润。本系列文章意义就是要把企业的这种行为揭露出来,让更多的消费者看到国内车价高企的表面之下,部分外国车企的“吃相”是多么的难看。

    附录二:国内汽车相关税费包括:

    1. 关税(仅对应进口车),目前为15%,由于中美贸易战影响,美版进口车关税将会增加到40%。

    2. 消费税。与排量绑定,排量<1L=1%;排量<1.5L=3%;排量<2L=5%;排量<2.5L=9%;排量<3L=12%;排量<4L=25%;排量>4L=40%。

    3. 增值税。固定税率13%。

    4. 本文中,美版车型“税后价格”,指的是“美版车型厂家指导价+国内关税+国内汽车消费税+国内增值税”(不包括购置税)。如此计算的原因在于:美版车型厂家指导价,已经包括“生产生利润”、“经销商利润”这两块。国内厂家指导价,则包括“生产生利润”、“经销商利润”、“国内税费”这三块。两者相比,国内多了“国内税费”这一块。考虑到“国内税费”是硬成本,不会成为经销商的利润,因此,本系列文章中,所有的美版车型价格,都增加了国内的税费。美版车型“税后价格”如果比国内指导价高,那么说明经销商获得了超额的利润;反之,如果美版车型“折算后价格”如果比国内指导价差距不大,则说明经销商比较厚道。至于购置税,由于美国买车以后,也要支付车款10%左右的增值税,与国内10%的车辆购置税基本相同,因此两者相抵,就不再计算了。

    笔者已经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云生说车”,欢迎关注。

    万次阅读
    13评论
    25赞同
    收藏
    分享
    13评论
    2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