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国产Model 3减配实锤!同样价格,为何不选比亚迪唐EV?

    逻辑非车头像逻辑非车头像
    逻辑非车2019-06-03

    5月31日,被讨论多时的国产特斯拉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终于正式开放预订。必须要注意的是,目前实现国产的只是Model 3的标准续航升级版,也即最低配车型,售价为32.8万元,实车交付周期为6-10个月。


    与之前网传的28.3万元售价相比,国产Mode 3定价多少让人感到失望,与同版本的进口车型相比只是便宜了4.9万元,作为一款原定价在40-50万级别的进口车,在一个对新能源车有着高额补贴和优惠政策的市场里,如此降价幅度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换作一台同价位的进口燃油车,这4.9万,只相当于购置税的水平。

    究竟是电动车的技术含量太高,还是特斯拉品牌溢价能力超群,让国产Mode 3有着如此自信的定价?

    01国产版Model 3只便宜了2万,特斯拉的底气在哪里?


    先看看国产版的Model 3的基本情况。在最核心的电驱总成上,国产版跟进口版一样,都是搭载最大功率175kW、峰值扭矩375Nm的永磁同步电机,采用单电机的驱动方式,0到100km/h加速时间约为5.6秒,搭配60kwh的三元锂电池,NEDC工况下的续航距离为460km。



    光从账面数据来看,国产版Model 3似乎没有半点的缩水或简配,但深究之下便会发现,原本在进口版上标配的基础版辅助驾驶功能,国产版则成了选配配置,选配价格是2.78万,如果要选配完全自动驾驶功能,费用为5.6万。某程度上说,这也是国产Model 3减配的证据。

    严格来说,国产版Model 3与同配置的进口版车型相比,只是便宜了2万元左右(4.9万差价减去2.78万选配售价)。


    尽管在售价上没有诚意,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特斯拉在营销手段上确实做得比很多车企都要好。在品牌形象上,特斯拉拥有很多与生俱来的优势,作为最先确立高端电动车形象的车企,特斯拉能很轻松地确立自己的标杆地位。

    出色的加速性能表现加上自动驾驶概念,再配以与豪华品牌持平的售价,在饥饿营销的作用下,自然能在普通消费者心中达到不明觉厉的效果。另外,Model 3的车型定位,与主流豪华品的B级轿车有很大重叠。在北美市场投放不久,Model 3的销量就全面超越了3系、A4、C级这三款标杆级车型。


    正因如此,国产Model 3在定价上自然有着十足的底气。32.8万的售价,比国内数得出的豪华B级轿车都要贵,埃隆·马斯克心里似乎有着十足的把握可以复制美国市场的成功,但他对中国市场的了解不深,或会成为最大的障碍。

    02国产Model 3最大敌人是本土电动车


    纯电动车不适合作为家庭唯一的用车,相信这已是大家的共识,而像Model 3这样尺寸不大,主打个性玩乐的车型,更是高收入人群在主力用车之外的备用车型,他们喜欢走在时代最前端,愿意接受新事物,享受电动车车主的独特身份。但事实上,这样的目标群体在中国车市中只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换句话说,特斯拉在中国面对的市场非常狭窄。事实上,在过去5年,特斯拉在中国仅仅销售了5万辆电动汽车,而且还是高度集中在一线城市。2018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同比下滑13%,仅占全球营收市场份额的8.81%。


    如今,通过一款价格微降的国产车型,能否振兴特斯拉在中国的整体市场表现?不禁让人感到疑惑。毕竟,特斯拉在中国面对的竞争对手,可比美国多得去了。

    首先,以宝马3系为主的一系列豪华B级轿车在国内有着极高的认可度,这些车型的起售价都控制在30万以内,如何在这些车型中抢到用户,是Model 3要面对的第一个难题。除此之外,一众以特斯拉为赶超目标的“新势力”车企也会让特斯拉头疼不已,特别像蔚来ES6、理想ONE等车型,在造型、配置、车载互联技术等方面,与Model 3相比都是有过之无不及,但它们的售价并不比后者高。

    然而,也许很多人还没意识到,Model 3在中国市场的最大对手,其实是中国品牌车企的新能源车型。


    就以大家最为熟悉的比亚迪唐为例,电动版售价为25.99-35.99万,顶配车型与Model 3处于相同价格区间。在动力配置方面,唐EV(图片|配置|询价)600D搭载两台永磁同步电机,最大总功率达到360kW、峰值扭矩为660Nm,整体动力输出接近Model 3的两倍,0-100km/h加速时间也达到4.4秒,优于Model 3的5.6秒。

    唐EV600D搭载的三元锂电池组容量为82.8kWh,Model 3同样使用三元锂电池,容量为60kwh。在同等测试条件下,唐EV600D能达到500公里的续航里程,同样优于Model 3的460公里。


    在车身尺寸方面,有着中型SUV身板的唐EV600D固然比Model3有着不对称优势。也许有人会说,SUV与轿车,面对着截然不同的用户群体,用唐EV来与Model 3对比合适吗?大家必须认识到,因纯电动车在使用便利性上有着限制,只适合充当家里第二辆车,在此情况下,车型种类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反而,科技体验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对此,唐EV600D在Model 3面前展现出更明显的优势。其车内搭载一块14.6英寸的可旋转式屏幕,分辨率达到1920×1080,集成了百度地图、在线音乐、驾驶模式选择、车载WiFi等功能,通过车载应用商店,还可以下载各种主流的APP。

    另外,唐EV600D的语音控制系统,除了能控制多媒体系统和导航之外,还能对天窗、空调等硬件进行控制。相比之下,Model 3虽然也拥有强大的语音控制功能,遗憾的是,国产版车型尚不支持对天窗和空调的控制。

    03产品思维和制造实力,是特斯拉最大拦路石

    如果将Model 3比作最新的苹果手机,那唐EV600D无疑是华为的旗舰机型,它有更强的硬件性能、更开放的车载系统,得到的是更接地气、更懂消费者需求的使用体验。

    当然了,特斯拉有着更高的品牌形象,能给车主更多的附加价值,但很遗憾,这种价值在Model 3上很难体现。其最大问题出在内饰的设计上,也许是为了追求的极简化造型,整个中控台只保留了一个屏幕,观感上确实很有新意,但当你走进实车,会明显感觉到其用料的粗糙。所谓的简洁,很容易演变成简陋。


    由于车内功能区高度集中于屏幕之上,消费者不得不改变原有的用车习惯去适应新的操作。换而言之,用户需要主动去迎合车辆,而不是车辆为用户服务,在非用户思维下的产物,只能停留在小众车的范畴内,很难让普罗大众真正接受。


    从唐EV600D和特斯拉Model 3身上,不难看出传统车企和新兴车企的差异。前者拥有完善的生产体系,也有着累积多年的制造经验,对车辆的工艺、品质、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有着更高的冗余度,产品思维也倾向于更面对大众市场。

    反观以特斯拉为首的新兴车企,他们善于挖掘新概念,为消费者带来有别于传统燃汽车的全新产品体验,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生产经验,在可靠性方面难以与传统车企媲美。这么看来,今年1月份开始动工,年底就正式投产的特斯拉上海工厂,其品质把控是否过关,确实让人顾虑。


    正因在产品思维和制造水平上有着本质区别,特斯拉要在主流市场上战胜传统车企,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另一方面,传统车企在纯电动车上的节奏已在不断加快,除了比亚迪唐EV之外,像吉利几何A、广汽新能源AionS、荣威Mravel X等车型在产品力上都有十分亮眼的表现。这么看来,再过多三年、五年,中国品牌纯电车或许会让特斯拉找不到容身之所。

    文 | 超人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earAuto、青主评车立场。)


    次阅读
    105评论
    16赞同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