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重回60年代——丰田CHR/奕泽

    咖加车评头像咖加车评头像
    咖加车评2018-10-19
    作者 —— 咖加用户:Chris Walker

    去年春天,和女朋友去了一趟大连,本来是冲着海洋馆去摸鱼的,却在瞎逛的路上遇到了一家奇怪的酒吧。



    被解体的老奔驰(比我老不认识)。



    这辆彻底不认识,Oldsmobile?



    然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家酒吧里,女朋友的汽车天赋突然被激发了,在这儿她迷上了“萌萌的”两辆车,一辆E-Type,一辆老Mini Cooper。



    我能看出来这辆Mini是她最喜欢的一辆,小小的轮子,萌萌的大眼睛,呆呆的表情,少女心的配色。她根本不在乎这辆车是不是用了V12发动机,是不是当年的Racing Legend,女性的世界我一直不是很懂。



    不可否认的是,女性对于汽车的理解在开完CHR/奕泽之前我都难以理解。在试驾完奕泽之后,我再看它,满脑子都是以前我“不懂”的那些评价,放肆的造型,胖嘟嘟的脸,就像喜欢吃东西唱歌的小勇者星之卡比,翘到天上的尾巴,又像是一只傻呵呵的金毛。



    在初中的时候我就思考过一个问题,当时学校门口停了一辆凯雷德,那个大块头看起来也不能越野,还搞那么大的轮子,两米高的车顶,到底图什么?思来想去,觉得就是为了坐的高看得远,于是在数学课本的某一页,留下了一辆类似尼桑Juke的侧影,只不过降低了侧裙,同时车尾比CHR还要夸张。



    本来准备正经说一说CHR/奕泽的,照片拍了一堆,那么还是尽量正经地来一段吧(图片就混着发了,实在看不出来这二者有什么区别)。

    01.车内空间及座椅



    前排调到适合我的驾驶姿势,没有空间不够的感觉,座椅即使放到最低位置也不够低,虽然只有6向调节,但出人意料的是腿托的位置非常合适,总体而言在这个级别当中表现非常优秀。而在驾驶过程中,发现我对于座椅高度的评价是不准确的,实际上CHR/奕泽的前排座椅非常好,具体为什么到后面再聊。



    后排座椅尚可,在A0级SUV里属于正常表现。所有A0级SUV都有同样的问题,靠背陡,坐垫偏短,而这些问题在CHR/奕泽上都相对轻微。CHR/奕泽的肩部支撑和凯美瑞属于同一水平,包裹性优秀,坐垫的软硬分布也十分科学,臀部接触的部位十分柔软,坐垫前沿稍微有些低,支撑稍显不足,但是这个坐垫长度几乎是这个级别中最长的了。



    至于空间,我认为完全够用。首先以我180的身材加上超过标准水平的体重,理论上,CHR/奕泽在装下四个我之后,其短途城市通勤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并且所有位置的头部空间都很充足。如果要长途出行的话就只能装下三个本肥宅了。此时问题来了,如果有装下四个肥宅长途出行的需求,什么同样的价钱不去买更高级别的轿车呢?

    CHR/奕泽定位很明确,实际上所有A0级SUV的后排基本上都没有办法长途坐人,如果你非要买A0级SUV还要吐槽空间不够的话,我只能说钱不多要求倒不少。



    领克02后排空间

    所以笔者认为,只要后排足够我坐下并且可以满足短途通勤,这个空间就是够用的。不跟别人比,跟之前测试过的领克02相比,CHR/奕泽的腿部空间比02多两指。由于领克02的前排座椅后背材质是硬塑料,急刹车时磕一下会很疼,CHR/奕泽的材质是软皮(还是革?不清楚),即使顶在上面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所以,后排腿部空间CHR/奕泽更具优势,丝毫不亚于同级别其他选手。



    后备箱算不上大,比领克02深不少,高度一般,宽度很好。够用吗?绝对够了。还是前面说的购车诉求的问题,如果你觉得空间不够用,是这个级别的对你来说都不够而不是某一款车不够。如果不愿意买轿车的话那就加钱买CRV,请放过CHR吧。

    02.车内人机工程学设计



    在CHR/奕泽刚刚公布的时候,网上都对中控屏幕的设计颇有微词,有人说凸出来了挡视野,也有人说不好看。好看不好看这个真的因人而异,因此我觉得这种评论意义不大。至于这块凸出来的屏幕会不会挡视野,从图片里看是绝对会挡视野的,而且直接挡在了车辆右前角的视野范围内。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这张图片是笔者在奕泽内调好前排座椅,坐在后排把手机放在眼点拍摄的照片。屏幕的上沿刚好和玻璃下沿重合,丝毫不存在挡视野的情况。至于为什么这样设计,请参考笔者之前发布在咖加车评APP上对于奥迪Q5L中控屏幕的评价。总之,Q5L的中控屏幕太过于靠下,视野移动距离远,行进过程中根本不敢将视野停留在Q5L中央屏幕上超过两秒钟。当然CHR/奕泽的人机工程学设计也不完美,仪表台和驾驶员眼点连线与视线夹角过大几乎是大部分SUV都存在的问题。然而仪表台位置变动就意味着方向盘位置变动,牵一发而动全身,CHR/奕泽在设计方面的瑕疵仅仅是仪表台位置较低这一个而已。

    方向盘的位置刚刚好,与凯美瑞不同,握在39点手臂依旧能保持舒适的折角。此外,CHR/奕泽的坐姿相比更加直立,试图以开轿车的坐姿去开CHR的话是够不到方向盘和排挡杆的。如果把座椅相比轿车向前调大概3-7厘米,就会发现CHR/奕泽实际上为驾驶者膝部留足了空间。调好后整个人机工程学设定非常优秀,所有控制和按键都尽在掌握。



    CHR/奕泽的后排也有争议,众矢之的就是过小的后窗。首先这么设计是得不偿失吗?笔者认为不是,车型定位决定了后排使用率不高,并且外观是此车的重要卖点,而绚丽的侧面线条是整车光影变化的重中之重,所以这个后窗的处理笔者认为是非常合理的。

    那么实际乘坐会带来压抑感吗?会,但是不全怪后窗。



    这张图是笔者尽量模拟在后排的真实视野拍摄的图片,可以看出来真正遮挡视野的是后窗玻璃后侧下方的折角,前面也提到了这是为了外观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协。而后窗的尺寸和位置主观感觉也是做过标定的,后侧边沿几乎跟眼椭圆前沿切面平齐,只有身高较低的乘客受会折角影响会比较大。当然了,还是那个前提,CHR/奕泽或者说A0级SUV并不是给四个人准备的车,而且到底介意不介意这个后窗设计还是因人而异,关于这一方面,请千万不要云猜想、云体验,一定要去试着坐一下感受一下再下个人定论。



    这个设计也不全是缺点,如果要在后排睡觉的话,把靠垫压在这个位置就刚刚好,同时私密性也能得到满足,丝毫不用畏惧停在旁边的蔚来ES8。(突然有一种无脑捧的感觉)。当然设计成普通的后门对于后排乘客当然是更好的啦,而笔者要表达的观点是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糟,仅此而已。

    那么导致后排乘坐压抑感的真正问题是什么呢?



    其实是车顶材质。绝大多数轿车和SUV(就以笔者目前测试过的而言)都采用浅色车顶,而其中以米白色和浅灰色居多。CHR/奕泽本身在车窗面积上已经占了劣势,并且全系没有天窗(截止发稿日,广汽丰田CHR已经可以选装前排小尺寸非全景天窗),前排坐姿偏高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使用纯黑车顶。上次见到能让我印象深刻的纯黑车顶还是劳斯莱斯上的星空顶呢,CHR/奕泽这方面的设计真的是令人费解,或者说只是为了掩盖没有天窗的事实?消费者当然不得而知,还是希望丰田能在小改款的时候尽快改进,浅灰色顶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再多一句嘴,对于后排压抑的问题我倒是觉得无所谓,如果我买CHR的话车里最多坐两个人,再次强调后排体验到底重不重要不能脱离实际用车需求。



    好了,以上就是所有理性评价内容,也是所有静态体验内容。

    笔者认为一辆车的精髓在于驾驶乐趣,911 Carrera T、Miata、宝马3系等一众被车迷所喜爱的驾驶者之车都是如此。但是头一次,我在一辆SUV上体验到了这种快乐。马自达CX-4呢?实际上笔者更倾向于将CX-4和领克02这样的车型定义为跨界车,而CX-4的瑕疵在于2.0的动力水平对于目前中国的交通状况都已经稍稍偏大了,脚下还是需要收着点,不能随心所欲。



    船长微微一笑,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著名腐国车评人James May,AKA MC. Captain Slow,曾经开布加迪威航跑出420+KPH的陆地极速。居然这么评价他的Fiat Panda:“羸弱的动力能让Panda在城市道路里马力全开,而开Pagani Zonda就体会不到这份快乐。”



    著名腐国车评人Jeremy Clarkson,AKA Jennifer Clarkson,著名“抛瓦”(Power)爱好者,居然在200匹马力装配普锐斯同款轮胎的丰田GT86里露出了如此淫邪的笑容,原因竟是“你可以在限速范围内合法漂移”。



    腐国著名车评人Richard Hammond,AKA Billy Bob Hammond,著名“精神美国人”,曾经开推重比和布加迪威龙相同的兰博基尼第六元素在伊莫拉刷圈,居然说出“Miata不需要更多动力”这种奇怪言论。



    CHR动力弱吗?从体重角度和加速成绩来看确实算不上强,但是这车慢吗?一点都不慢。其实大家平常能看到的功率扭矩图叫做“发动机外特性曲线”,代表的是节气门全开时的工况,而你平时开车时更有用的工况图叫做“发动机部分负载特性曲线”,指的是节气门部分开启的工况,而这时候决定动力的唯一因素就是你的油门踩得有多深,你可以好好问问自己,Kick Down按钮你一年究竟碰到过几次?



    就像CX-4的2.0动力,绝对动力在20万之内肯定排不上号,但是却给了我人生中第一次响胎过弯的经历,实际上如果我驾驶驾驶CX-4的话可能会吃到不少罚单。而良好的动力表现自然要归功于聪明迅捷的自动变速箱,而这也是我认为一辆车的灵魂所在。



    CHR/奕泽可以让你随时油门全开,自然吸气发动机丝毫没有延迟,“巫术”CVT变速箱自动模式下反应虽然没有马自达“读心术”6AT快,但是差距已经非常小了。而手动模式才是真正的亮点,在马自达上换挡过程是这样的:“看仪表,拉一下,档杆把手拉回去,升档成功”,在CHR/奕泽上则是“看路,推一下,看仪表,啊?换挡已经结束了吗?”



    毫不夸张的讲,这是我开过所有CVT变速箱里最好的一个,手动换挡的速度比公路自行车升档还快。这种表现好过QX50,好过雅阁,好过LS500h(如果ECVT也算CVT的话),因为在LS上你起码还能在完成换挡操作后看到转速变化的过程,雅阁没有手动模式难免有些无聊,而QX50跟CHR/奕泽相比慢了不止半拍。



    所以结果就是,油门随便踩,几乎所有工况下有限的动力都能以极高的效率转化为动能。直4发动机转的很欢,声音非常动听,没有涡轮,世界和平。手动模式下你选好合适的档位,高一个档或者低一个档都无所谓,仍然可以得到非常迅捷的动力输出。3挡往上的齿比越来越密,在西汉高速这种全是坡的高速上搭配瞬时油耗显示还可以帮助你理解负载、转速、节气门开度和油耗之间的关系,这便是经常被提到的“万有特性曲线”。这一切的一切结果就是:在车流如织的公路上,在不违法的前提下,驾驶技术一般的你将会比99%的人都要快。

    相信我,这是可行的,55KW的自动Polo上了高速我都可以顶着限速跑,一路上应付的还是那个傻呆呆的6AT。



    如果你不是驾驶爱好者的话,良好的路面震动化解能力和听话的D档,都让这辆车开起来无比轻松。丰田的工程师为你设计的座椅位置让你能轻松观察到四周,倾斜的发动机盖在你的视野里毫无存在感,你也不需要看仪表,开就对了,不会超速。



    在路口转动方向盘,过弯车身姿态稳如Poi,无论是悬挂、座椅还是方向盘在任何车速下都能精准传达合适的信息。尤其是方向盘,低速时阻尼感低,回正力占上风,闪转腾挪毫无压力,高速时阻尼感恰到好处,刚好比凯美瑞小一些,灵活与稳定并存。开在没车的路上你也不用担心自己会乱来,用这一百二十多千瓦的动力总成也搞不出什么大新闻;更不用担心一个人开车会无聊,如果你开着CHR,心里肯定早就笑开了花。



    驾驶本是乐事,开的开心比开的快往往更加重要



    从设计方向和定价上来看,CHR/奕泽最适合当家庭的第二辆车,好开好用又好看,最重要的是这车上的一切都太适合女孩子了,五周年结婚礼物?三周年结婚礼物?结婚礼物?订婚礼物都行啊。这一阶段的女性毫无疑问都会爱上这辆车,与此同时还能为她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和无尽的快乐。



    对于我,或者男性朋友而言,可能不会买一辆日常开。但是这辆车确确实实让我感觉像在开60年代的Mini Copper,七千转不到就红线的发动机,就那么一丁点动力,但是开起来却乐趣无穷。小小的发动机转啊转,等着时机升个挡,操控如此精准,完全不用担心把车开到沟里面去。

    两个月前开911 Carrera,下车时一身冷汗加一身热汗,然而和奕泽经历的短短几公里让我身上也微微出汗,因为我实在是太开心了。回家的路上买瓶冰镇肥宅快乐水,点根烟,一边喝一边傻笑。

    怎么办呢?好好考研,努力学习,争取在结婚的时候给她买一辆当结婚礼物。

    她喜欢Mini Cooper,那她一定也会喜欢CHR的。



    听话乖巧又伶俐,聪明美丽又活泼,如同60年代Mini般灵动的驾驶感受。

    总评:四星

    操控:四星

    性能:三星

    内饰:三星半

    实用性:四星

    价格:五星

    PROS:

    可爱小萌神;

    完美爱情礼物;

    CVT变速箱和自然吸气发动机完美兼顾日常通勤和驾驶乐趣;

    用一点点钱就能买来大量的快乐。

    CONS:

    极限动力弱了点,再拔高些转速会更好;

    车内色彩选择有问题,后座如同小黑屋;

    前排人机工程学设定和轿车差别较大,需要适应;

    第四个缺点想不出来了。

    这个世界需要CHR,让迷茫的人们回忆起我们究竟为什么喜欢汽车。

    正篇结束,以上内容全部为个人真实体验,无吹捧成分,并且为所有观点负责。

    注:Mini Cooper驾驶感受来自于拉力模拟游戏《尘埃拉力》,比喻有夸张成分,各位意会就好。

    彩蛋(领导有话说)



    我看到的第一张图片,是那辆灰色的奕泽,它对我表现出的亲和度极高,到了能让我偷偷笑的程度。奕泽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太像是一辆概念车了,在我的印象里,能看起来既有梦幻感,还保留特色的似乎只有那些概念车。看一辆车,我是会想要给它拟定一个性别的,但是这辆车让我没有办法进行这一步,当把它想象成男性的时候,好像不妥,它给我的感觉不乏柔和,当把它想象成女性的时候,又不对了,这样的外观看来也不乏强势感。这些想法在我脑子里闪过一遍之后,我就发现,没必要纠结,它更像是上世纪90年代那段时期的一些港星,算是雌雄同体的魅力。马自达miata让我想以后好好赚钱买一辆,奕泽也很漂亮,但是看起来更适合作为一份礼物。

    受委托聊一聊对车评的需求,其实我对汽车的了解不多,所有认知几乎都是从与男朋友的交流里获取的,然后就有了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开始慢慢关注。首先,因为我缺乏判断车评客观性和真实性的能力,所以我希望自己接收到的信息,可以尽可能的客观真实;其次,我看车评的出发点不是更好的满足购买需求,所以对于车评来说,我还是挺喜欢看到一些价格比较高的好车的,在买不起的时候,对自己来说也算是种浪漫主义了;最后,我希望车评文章能更丰富一些,除了现在比较专业的文章之外,如果能有不同专业领域的作者,提供不同的专业视角,就更好了。

    我看过的车评其实也不多,所以很多不能确定的观点就不提了,以免无意伤害到一些作者。以上均是我从个人需求的角度出发的个人观点。

    我的个人观点,肯定是不能表达所有女性需求的,但是女性视角,希望能为你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次阅读
    2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