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CS7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踢车夏东头像踢车夏东头像
    踢车夏东2018-09-09

    唐代有个规矩,进士及第,必从中挑选两名英俊少年,使之游遍全城,号称“两街探花使”,又叫“探花郎”,于是便有了诗句:“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次跟随新长安CS75(图片|配置|询价)出了一趟远门,但不是繁华的长安,相反而是在天苍苍野茫茫的内蒙古。虽然算不得是一次标准的试驾体验,不过,与CS75一日的接触,虽无看见“长安花”,但感受到了“春风得意马蹄疾”——因为CS75而心情上佳,有视频为证。于是忍不住想说说自己的感受,至于CS75算不算的自主品牌中的一名“探花郎”?嘴比较笨拙的我,思来想去还是用文字来说明吧。

    加载中…

    我知道有人会问BGM,OK,Zayde Wolf的《Hustler》

    各位应该可以看出来,欢快的视频意味着车辆给我的印象很不错,但我依旧对自己的判断有些缺乏信心。很抱歉,因为本人接触的自主品牌并不多。这与绝大多数消费者的心理活动是一样的:我开车少,可不要骗我。

    不敢确定横向比较具体会如何,但说到大方向如何选择?我觉得这样说吧,如今信息如此发达的当下,市场经济下,暗珠和遗珠几乎是不可能的。而CS75的月销量逼近1万辆,已然不错,因为一,长安不是那么风头正劲的明星企业,二,它在SUV领域也并不那么具有历史厚重感。

    所以以此来判断的话,CS75的地位和销量是能够体现其在自主品牌车型中的实力。另外,把这个选择放大来看的话,如果有人对自主品牌信心不足,可以理解,但我想提示的是,原因正是自主品牌目前所遇到的最大困境——不是合资太强大,而是我军无高达——假如哪家自主手里有款“GT-R”,品牌形象毋庸置疑会巨幅提升,这种渴求许久而不得的自豪感既会给消费者带来自信,也会给企业带来销量。

    具体谈谈CS75吧,因为对于它的潜在消费者而言,选择CS75或者它的对手们,几乎没有情感的羁绊。不客气地说,除却利益之外,就是要赤裸裸地了解好或者不好。整体看CS75,毫无疑问让我认可,甚至感到很值。而下面的文章中有些地方会吹毛求疵,我想,作为汽车媒体,有必要对于一个向上的企业,去吹毛求疵,而有上进心的企业一定可以接受,甚至是愿意听到。

    长安CS75 280T 6AT领智型

    不那么惊艳,与老款相比,新CS75前脸反而“大众”化了。变革和调整,对于绝大多数自主来说,是必经之路。但从成都车展上的CS35PLUS来看,我认为长安找到了或者说真正突破了自己和自主的设计语言,显然前脸更精彩有灵气了。在家族化设计当道的今天,我必须恭喜长安,而且也相信,在未来,CS35PLUS的设计语言会延续并且发扬下去。

    同时也能看到,在内饰设计上,工艺和材质带来了极为良好的视觉体验,眼光所至,的确让我赞叹长安的进步。不过,略微遗憾的是,任谁也能看到,CS75还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说,长安到了一个时期,就是吸收到转化期,希望这个过渡期不会太长。

    没错,有些地方是熟悉的逻辑和配方,不过无论方向盘快捷按钮还是中控大屏的操作,都很好用,再看看这款车的配置,真让人心动。注意,此车仪表为10.25英寸,雅致版以下则为7英寸。但在试驾的车辆上出现了一个小瑕疵,就是将液晶仪表换到运动模式后,发现屏幕显示系统调不回去了。

    在这个价位,也能用上电子挡把,这些变化让我相信全世界应该只有自主品牌敢于以及能够打破“结界”,主要是上身的速度极快。不过同样,细节也能看出自主品牌面临着某种纠结。按理说,这个价位应该以提供更多便利性和实用性为基准,但是,又不得不展示豪华感。于是,在挡杆周围使用了一整块饰板,而没有让储物空间“锦上添花”。这样的设置好吗?很好,感到可惜吗?心理上有一点。要实用性还是豪华感,表面上,这是一种抉择,深入看,实在是因为我们的品牌定位还都缺乏纵深。假如是长安的高端品牌,我想这样的设计就更加顺理成章,毫无疑义了。

    车身周围的摄像头当然不在话下,但连远程遥控、ACC、下坡辅助、前排座椅加热和通风也一应俱全,这是实打实的性价比吸引力,而在体验之后,效果也相当让人满意。在整个CS75的内饰,物理按键只有4处,没有问题。而其它按键,由于并不需要经常调整,所以在整个试驾过程中也没有让我感到不便。唯一可能是面板比较容易显脏,而我们在拍摄时的确擦拭过了。

    2.7米的轴距,CS75提供了足够舒服的后排空间。让我更满意的是后排座椅调节范围很大、级别很多。坐在上面,身体的自由度很高,自由度高即意味着能够有效降低乘客的疲劳感,而且无论上方还是侧方,视野开阔,这又是另一个维度很多人不关注的舒适性所在。另外,低平的中央地板也保证了中央座椅的实用和舒适性。

    我对CS75有好感重头在于驾驶感受。当然我不是说运动感,其实在很多试驾会现场,总有人怂恿我用运动模式去体验车辆,我不明白为什么好和运动(具体说是有力气)的关系非要如此紧密和有决定意义,特别是对于以家用为目的的车型,无论它是轿车还是SUV。还记得早些年商场卖的拖鞋吗?是不是印着“Sport”字样的拖鞋占极其高的比重?现在想来,拖鞋上可印的形象太多了,你说“Sport”与拖鞋到底有什么关系?回想一下,真是谜一样追求。

    蓝鲸的1.5T发动机,运转平稳,在怠速和低转速下,震动和噪声都让人满意,3000转时噪声会起来,而它处于一种中间状态,不会让人感到不悦,但也谈不上非常动听。对它感到满意是动力表现符合CS75的定位,当涡轮起来时,车辆即有爆发力,但又不会突兀,加速是有力和均匀的。尤其在中途加速时,动力流出得很轻松,加速度和嘶吼声没有反差。但是如果是静止状态下全油门,起步阶段的表现就没那么有灵性了,在2000转之下,车辆提速需要耐心等待,甚至觉得转速提升可以更快一些。

    同时也非常喜欢CS75的转向,没有像很多车型那样,为了运动而努力去增加阻尼,去掩饰并不精确的指向性。方向盘的阻尼力度调节的相当老道,细微的动作与车身的变化也非常合拍,紧张感和不便感其实就是在细节上的拿捏。至于说路感是否清晰,觉得在这个价位上要求是有些过分了。但不便的感觉还是有,来自于前排座椅的问题,不是因为坐姿高,而是椅垫实在太短了。可以说我很久没有接触这么短的椅垫了,于是右腿很难获得足够的支撑,再加上刹车踏板位置有些高,于是在连续操作油门和刹车时,右腿比较容易疲劳。

    6AT是1.5T的优秀拍档,因为用手动模式也能感到快乐,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其实对于CS75认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各个方面它都表现的很统一,而且关键是没有为了漂亮的数据,为了遮掩短处,于是毫无意义的突出某些不实用之处。自主品牌的确在此迷失过自我。但还是最后要说一下,变速箱有些不爱降挡,于是在松油门减速时速度降低不明显,有向前冲的感觉,于是,整个试驾过程,虽然在地广人稀的内蒙,我离前车距离一直保持较远,直到试驾结束,也没有适应过来。

    一日下来,通过CS75,我感受到了长安已经有了自己的设计,自己的做工,自己的发动机,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整合和拿捏能力,这是对车的理解。如果说对于长安,对于自主,还有什么期待的话,那就是我们终于脱离了当年的三菱4G系列,可是,如今的爱信不就是当年的三菱4G吗?

    虽然是管中窥豹,但从CS75上,我认为有进取心的自主品牌,长安算一个。而当得知长安收购了长安铃木,我更对它的未来报以期望。同时,“高达”不是说出来的,而是需要踏踏实实做出来。如今自主品牌日新月异,但汽车变革的气息也愈发浓厚,改革开放以来,各个行业要想春风得意,都是马蹄疾。所以特别不愿意看到,在内燃机领域,在家用车领域,甚至将来的豪华车、性能车领域,蝙蝠侠赢得最后胜利的原因,是小丑不玩了!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Bono

    次阅读
    66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