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丰田汉兰达为何一车难求?

    时代财经头像时代财经头像
    时代财经2018-05-09

    时代财经APP记者 张锐

    今年3月,丰田旗下明星车型2018款汉兰达(图片|配置|询价)上市,截止4月底累计订单超过2.2万辆。据时代财经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交车轮候期超过2个月,加2万到3万装饰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经销商方面并不惊讶,毕竟汉兰达在国内加价销售的状况已持续近10年。

    一车难求,是广汽丰田生产线国内产能不足,还是进口发动机产能限制?抑或广汽丰田饥饿营销策略、转型中小型车市场使然?

    3月上市的2018款汉兰达

    时代财经记者注意到,第三生产线投产前,时任广汽丰田总经理小林一弘曾表示,公司对汉兰达全年贡献销量预期在7.5万辆,月销6000-7000为最佳,但目前汉兰达销量已经远超该设定。根据规划,广汽丰田下一阶段意在提高小型车用户占比,以拉长用户未来10至20年的消费周期。如此背景下,或许能理解广汽丰田未有足够动力去解决汉兰达供不应求的问题。

    自国产起近十年加价维持在2-3万

    2009年6月,首款国产汉兰达正式上市。据新华社报道,汉兰达上市1个月后出现供求紧张,截至2009年7月10日收到订单达1.4万辆,但工厂日产量仅为125辆。以当时的产销落差,7月的订单已排到当年11月甚至年底,市场已出现加价2万元现金或者另购3万元装饰的现象。

    上市至今近10年,汉兰达历经更新换代,但加价的情况并无实质性改变。尽管国家商务部在2017年正式出台实施《汽车销售管理办法》规定,汽车经销商不得在车价之外加价销售或额外收取其他费用,但事实上变相加价的潜规则依然在热销车型“流行”,并成为每年315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今年3月,2018款汉兰达上市后宿命般的继续加价销售。时代财经记者从广汽丰田经销商店总人士方面获悉,汉兰达难求的情况一如既往,销售会告知客户产能不足、交付需轮候,或建议其加一定价值的装饰、配置等。该人士称,多数消费者并不认同加价,但最终接受加价者居多。这一模式在汉兰达长达数年的加价销售历史里早已成熟。

    主机厂与经销商博弈的共赢公式

    畅销车受欢迎,经销商愿意多卖,但主机厂供应有限,这之间存在一个算法。一位广汽系前主机厂人士向时代财经记者表示,虽然主机厂多年以来形成绝对强势的地位,但经销商与之也有博弈。正是因为两者间存在一个“公式”,保证一款车或者一个品牌在市场保有一定的量和价,使双方达到双赢,这个局才能一直玩下去。

    该人士透露,以广汽系旗下某合资品牌为例,经销商从主机厂拿车有8.5折优惠,主机厂会将一些畅销车型与需要走量的车型捆绑给经销商。一台不太好卖的车,的确可能存在成本价或者微利出售,但经销商回利的点也很多。包括畅销车的高利润、微利车的售后集客,以及完成销量任务所获得主机厂的返利等。在多个杠杆综合下,这个销售逻辑在主机厂和经销商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动态平衡,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体系。

    另一方面,热销车型加价在业内并不新鲜,但前期加价,稳不住销量后又优惠的车企、车型也不在少数。汉兰达在国内维持近10年的畅销业绩,且加价幅度在2-3万区间,可见主机厂对经销商、对市场各个环节把控的严谨度。这些规律,同样体现在由广汽丰田销售渠道出售的埃尔法,长期需要加价30万。

    难买归根结底是发动机配分问题

    据广汽丰田公布的数据,截止2017年汉兰达年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这个数字在国内整个SUV市场上并不突出,但业界流传一个文案“汉兰达的对手只有自己”。在7座SUV里,汉兰达长期占据主要位置,但其销量增长并不明显。

    根据广汽集团数据统计,汉兰达在2014年销量突破8.4万辆,2015年达到8.5万辆,2016年达到9.3万辆。与之相比,竞品车福特锐界于2015年国产上市两年内销量已经突破10万辆。

    2015年3月,时任广汽丰田总经理小林一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广汽丰田2014年全年销量已经超过了35万辆,未来希望在2015年能突破40万辆,汉兰达则需要贡献其中7.5万辆销量。该报道亦指出,广汽丰田认为汉兰达月销量6000到7000是最佳状态。实际销量突破10万辆的汉兰达,已超过广汽丰田对它的销量预期。

    广汽丰田第三条生产线

    供不应求何以得不到解决?广汽丰田方面向时代财经表示,随着今年第三生产线的产能扩增,2018年汉兰达产销量可保持在10万台左右。与市场需求相比,仍然紧张。

    广汽丰田销售本部市场营销部公关科室长余国鹏表示,归根结底就是发动机配分的问题,汉兰达的发动机来自日本九州工厂配分,而配分计划一早就已经做好,同时要供给汉兰达、雷克萨斯NX、一汽丰田皇冠。而对于汉兰达在中国市场多年供不应求,日本方是否会调整配分计划的问题。余国鹏表示,“全球资源都比较紧张。”

    意在中小型车市场

    除了发动机配分问题,广汽丰田在国内的产销量规划也相对保守。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李晖在2016年表示,广汽丰田早期两条生产线设计产能是38万辆,实际是在超负荷运作。根据广汽丰田销量数据显示,公司2016年年销量已突破43.7万辆,2017年年销量突破44万辆。

    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李晖

    今年1月,广汽丰田在南沙的第三条生产线正式投产,初期年产能10万台,未来根据市场供需快速扩充的数量是20万,这一规划较2016年的22万辆又收窄。但总体而言,第三条生产线的投产让广汽丰田能将未来产能规划提升至60万辆,因此2018年55万辆的销量目标,较前两年有较大升幅。

    新生产线产品以小型化为主,符合广汽丰田多次提到未来着力提高中小型车用户占比,并实现向旗下中高端品牌车主转换,以此维持用户10年甚至20年的消费周期的规划。

    对于“保守”的态度,广汽丰田公关部回应时代财经称,“可持续的稳健增长才最重要。”

    【更多相关资讯,请移步各应用市场下载“时代财经”APP】

    万次阅读
    297评论
    12赞同
    收藏
    分享
    297评论
    1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