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再见!夏利!|中国汽车报

    中国汽车报头像中国汽车报头像
    中国汽车报2018-03-22

    3月18日,在天津一汽骏派A50的光鲜上市背后,一代国民车品牌——夏利,正式低调退出历史舞台。

    从1986~2018,夏利品牌完成从诞生、成长到终结的历程。它的身上,承载了我国第一代汽车消费者对车的情怀,也见证了汽车消费在这32年间的蓬勃发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它并没能追随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洪流,让自己走得更远,变得更为强大。

    对于夏利的结局,人们并不感到意外。事实上从2014年,骏派品牌推出之时,天津一汽就开始逐步弱化夏利品牌,而夏利品牌的连年亏损,也已成为一汽自主品牌乘用车业务板块的“后进分子”。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两年的数据统计显示,近两年夏利品牌车型的产销量几乎处于“半休止”状态,2016年全年夏利品牌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10579辆和11672辆,到了2017年则继续“断崖式”下挫至5941辆和5949辆。而从2017年7月开始,夏利品牌汽车的月产量就已经为0辆。

    无论是曾经的辉煌还是如今的没落,夏利品牌走过的轨迹令国人难以忘怀。有人说,夏利品牌的消失,印证着纵使再多的情怀也要遵循市场规律的定律;有人说,夏利品牌的退出,是经历了茁壮成长后,在产品投放和转型过程中踩不准节奏、有悖于消费需求所应承担的后果;有人说,夏利品牌的告别,是中国一汽在集团层面全面整合规划自主品牌乘用车业务板块所做出的取舍,“轻装上阵”的天津一汽,将以骏派品牌为主,摆脱夏利品牌的种种负累而重生。

    今天,我们不论得失,只以回忆的方式与夏利告别。

    夏利品牌的萌生

    1986年,当时的天津汽车工业公司决定以CKD形式引入大发Charade车型,并被命名“夏利”。

    同年9月底,以CKD方式生产的第一辆夏利下线并上市,当时这款车的代号是TJ730。首批车型的造型与原型车基本一致,为两厢设计,配装TJ376Q三缸1.0L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39kW,最大扭矩77N•m。

    黄金时代

    从1987年开始进行产能扩充,1989年形成了年焊装夏利轿车车身3万辆、组装整车1万辆的生产能力。

    1987年~1990年,夏利的国产化率得到快速提升,从11%升至40%以上。

    1988年

    推出改进版夏利车型——TJ7100,配装来自日本大发的1.0L直列三缸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38kW,最大扭矩75N•m并配以4挡手动变速器。

    1990年10月

    第一辆三厢夏利下线,售价10万元。是极少数消费者才能拥有的“奢侈品”。

    1997年8月

    天津微型车厂改制为天津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夏利正式成为独立的汽车品牌。

    1997年底

    TJ7130UA的改款夏利推出。该车配装1.3L的丰田8A直列四缸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76kW,最大扭矩120N•m,最高时速可达165km/h,并匹配5挡手动变速器。

    1999年

    夏利推出适应环保要求的TJ7101和TJ7131车系,均使用电喷发动机。这一时期,除了私人消费市场外,夏利轿车也成为国内出租车的主力车型,皮实耐用、经济实惠的特性深入人心。

    2000年

    天津一汽引入丰田Platz车型并命名“夏利2000”。该款车型告别了夏利的影子,丰富了天津一汽的产品阵容,并在舒适性方面有了实质性的提升,但该款车型的销量并理想。

    辉煌时期

    2004年

    夏利品牌第100万辆汽车下线。

    2004年8月

    夏利的第三代车型N3上市,N系列车型正式推向市场。

    2009年11月

    天津一汽第200万辆轿车下线,夏利推全新N5。

    2011年全年

    一汽夏利年销量为25.3万辆,创历史最高年销量纪录。

    2013年

    夏利首款跨界车N7上市。

    走向没落

    ■ 从2013年开始,一汽夏利净利润亏损。

    ■ 夏利品牌旗下车型包括N3、N5、N7的市场销量大幅下滑。

    ■ 2017年7月开始,截止到最新统计(2018年2月),夏利品牌车型的产量已经连续8个月为0。

    ■ 截至2017年,一汽夏利5年累计亏损额已超30亿元。

    ■ 2017年11月,一汽对外转让所持的一汽夏利股份,但最终无果。

    ■ 2018年3月,夏利品牌终结。

    文:王 璞 编辑:吕彩霞

    版权声明

    .万次阅读
    131评论
    1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