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做高端?别急,路还很长——记糟糕的领克01提车经历

    车浆糊头像车浆糊头像
    车浆糊2018-03-09

    绝对是一篇干的不能再干的领克购车经历

    领克的发布绝对算是中国汽车圈的重磅消息,首款量产车领克01(图片|配置|询价)也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且不说产品本身到底能不能真的像吉利总裁安聪慧说的,对标BBA以及雷克萨斯这样的品牌,单从销售这个环节来看,领克要走的路还很长。

    事情是这样的,待我娓娓道来——

    2017年11月28日,领克01正式上市,作为中国品牌的忠实拥趸,我们毫不犹豫的下单订购了一台耀Pro版。

    这句话写在领克官网首页上。在品牌发布之初,领克一直努力营造着全新的体验。盛大Party一般的发布会,展台上的各种新奇玩法,都让人感觉到了这个品牌的与众不同,这无疑是吸引我购买的一个重要原因。

    买过车的朋友可能都会有类似的经历,交定金,等待、验车、贷款、保险、出库、上牌、装饰,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陷阱。所以,可以在线购买领克01,也是吸引我的一点,特别是上市发布会上提到的线上购车和线下购车都没有任何强制的消费,让我对这次购车充满期待,希望真的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可最后的结果呢?去了店里两次,打官方的400电话投诉一次,啰嗦沟通好几轮,到头来还是选择了妥协。

    不谈感受只说问题吧。

    首先,官方承诺和经销商的实际操作,差别巨大。经销商强制要求购买商业险,提车还要支付800元出库费。沟通无果,所以第一次到店我们无功而返。

    回到家里我给400官方电话投诉。他们明确表示,在上市发布会上,众多直播平台上,领克的老大郑重承诺,绝对没有任何强制消费。我问那怎么办?400的答复是您可以反馈问题或者投诉,反馈的话我们可能会给您回复,如果是投诉的话,您肯定能收到我们的回复。但需要提醒的是,您日后用车的保养、维修等所有问题,还是需要在经销商处完成,所以建议您跟经销商私下沟通。

    听到这里我只想点一首陈小春的《算你狠》送给他们……行,没办法,我们只好再次跟经销商沟通,毕竟所在区域两百公里内只有这一家店。结果经销商给出的答复是,他们收费是厂商默许的,因为出库费也是汽车园业主征收的。

    这个理由并不能说服我,按照这个强盗逻辑,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是不是还要替你分担店面租金呢?还有店里所有的人员开支,难道这些花销都不包含在车价中?不包含在利润里吗?

    其次,就是各种猫腻了。通过4S店上牌,需要额外支付1000元的代办费(临牌的代办费是100元),价格算是比较合理而且不强制购买。但是,问题又来了,销售顾问再三告诉我,自己去上牌,很大可能上不了,之前有好几个就是自己上牌没成回来又找的他们,耽误时间耽误事。原因是领克作为一个新的品牌,在车管所验车上牌上是存在困难的。

    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我第一次对购买领克产生了恐惧。选择领克的原因是吉利和沃尔沃强大实力的背书,但一个背景和底蕴都如此深厚的品牌,如果连首都北京的新车信息备案都有问题,怎么让我相信未来在车辆使用上能够高枕无忧。

    针对这个问题,400的答复是,1月份有10天左右的时间,领克的4驱顶配车型由于外观的特殊性,的确上牌遇到了问题,当时领克停止了所有四驱顶配车型的交付。目前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两驱车型不存在任何的上牌难度。所以,经销商为了赚取上牌代办费,存在欺诈行为。

    哦,还有个事儿,在我们坐着等待销售顾问办理最后的提车手续时,无意中听到旁边的客户说自己所订的车辆还要两个月才能提车,销售告诉他如果想现在就拿到车也是有办法的,只要在店里多交8000块钱的装饰就有现车可提。这样看来,好像车辆并不像4S说的那样紧缺,明显有饥渴营销的嫌疑。

    难道,一个致力于打造出中国的高端品牌可以靠这样的经销商服务支撑起来吗?

    作为北京目前唯一的4S店,地址选在了姚家园一个拥挤的汽车园里,从一家高级汽修店改建而来。由于汽修依然在营业,所以领克店面的周围被各种大小事故的车辆包围着,甚至连大门口都常常被事故车阻挡着。

    店里的情况同样如此,看车的人不少,服务人员却不多。每个销售都是紧缩眉头的打电话、回微信,偶尔抬头回复下你两分钟之前问的问题。这种服务态度,不用说那些传统豪华品牌了,和之前我们够买WEY的时候相比都相差甚远,甚至比不上购买吉利时的服务水平。我们和其他购买领克01的消费者沟通时,发现大家都对店面的服务都不太满意。

    领克第一款车型的上市在17年年底,这也是经销商筹备开业的时间点。年底招人存在困难,店里的工作人员很多都是从其他行业过来,对汽车了解程度不够。再加上本身人手就少,年后又大批量的交车,服务质量就得不到任何保证了。不过有一点看来经销商的培训还是挺到位的,销售们在给客户讲解的时候基本上是三句话不离沃尔沃。

    最后的失望来自于车辆的整备。先是外观,我们的这台新车,跟在网上看到的靓丽图片相差甚远,四个轮子后面都有着泥水的痕迹,左后车门甚至连里面都有。

    再说车里。一开门,新车的味道完全可以用刺鼻来形容了(比吉利博越强烈很多),为了不被熏得脑仁疼,在寒冷的天气中我们只能选择把窗户都开着走。最后,重点来了,这台新车的公里数居然已经超过了60公里,是的你没看错,60公里。这真的是一个很难让人接受的数字,那种买新车的愉悦心情,荡然无存。

    以上种种,让这次领克01的提车过程非常失望。但要说明的是,经销商糟糕的服务,并不代表领克产品本身产品的不足。01开了两天,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是很多的,我们也会在深度体验后跟大家分享。

    探究这次糟糕体验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该地区垄断的唯一经销商,挣钱是其首要目标。对员工的培训、招募足够的服务人员,显然没有疯狂卖车交付来的痛快。但最终,伤害的是消费者对于领克品牌的信任和信心。

    所以,当看到领克02即将上市的消息的时候,我不禁更加忧虑了起来。这个年轻的品牌,的确有了够硬的产品,但在那些软性服务和体验上,需要提升和优化的地方真的事太多了。

    作为中国品牌的拥趸,我最想对领克说:“在快速扩张的路上,请走慢一点,走的更扎实一点!”

    < 热文推荐 >

    不用叫救援! 这些换备胎不叫事!送给少女们的实用换备胎指南

    从全新的Volvo XC60,浅谈新北欧设计

    一个鲜为人知的百年运动品牌——雷诺

    原来车门有这么多正确的打开方式

    万次阅读
    112评论
    32赞同
    收藏
    分享
    112评论
    3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