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辅助驾驶是否“把广告图片当真车”,关系安全底线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评论头像新京报评论头像
    新京报评论05-13

    相关车企对于辅助驾驶可能存在的技术缺陷,应加以针对性“补漏”。

    在某汽车基地车间,机械手臂在进行焊接作业。图/新华社

    | 重舟

    又有新能源汽车误把广告图片当真车?

    据财联社报道,网传视频显示,一辆开启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能源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其间检测到前方高处广告牌上的小货车图片,突然刹车导致后车追尾。涉事车主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车辆紧急刹车后,后车躲避不及直接追尾。导致车主手部、脸部受了轻伤,车后部受损。经交警认定,他负事故的全部责任。

    涉事车企客服人员表示,涉事车辆通过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识别车辆前方障碍物,为辅助驾驶系统提供参数,受限于当前传感器识别能力的局限性,个别场景下会有识别不准确的情况。同时,车主表示,“4S店师傅在查阅后台数据后说,事故原因是将图案误识别成了实车。”

    此事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调查,如果事实确如车主所说,那么,这次事故就的确与辅助驾驶系统的“误判”有关。事实上,此前该车企的一款汽车也曾发生过同类事故。2023年5月,该车企旗下的一款汽车在国道上正常行驶时,辅助驾驶系统将广告牌上的苏炳添识别成真人,触发了紧急刹停功能,同样导致了追尾事故。

    近几年,辅助驾驶技术的应用处于快速推广的阶段,几乎所有的新车产品都在往这个方向进行“优化”“迭代”。一方面,车企在对外营销上往往喜欢突出汽车的辅助驾驶功能,并将其作为重要的卖点加以宣传;另一方面,一些消费者也乐于尝试这样的“新技术”,并将之作为购买车辆时的一个重要参考。

    然而,类似事故的一再发生提醒人们,现阶段辅助驾驶技术还没有那么成熟,与一些车企的宣传话术存在明显出入。对此,消费者首先在尝试这类辅助驾驶功能时,必须要对其安全性、操作性有全面的了解和熟悉,不能将自身的安全就稀里糊涂地完全交给这类辅助驾驶技术。

    其次,针对同类事故的多次发生,相关车企对于辅助驾驶可能存在的技术缺陷,也应加以针对性“补漏”。

    比如,有网友就质疑,公路上的广告牌悬挂于高处,怎么会误识别是路上行驶的车辆呢?这是一种基于常识的追问。如果真实情况无误,这就值得车企在专业角度予以正视。

    这里面或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复杂性”,但有一点应成为共识:即车企在辅助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还是应该把安全性在第一位。同时,也要优先重视对涉及安全保障的功能和技术进行升级、完善。

    同时,在营销活动中,车企也应注重科学、客观地向消费者介绍辅助驾驶技术,坚持“有几分实力,讲几分话”。若在营销时过度吹嘘,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等到事故发生后又强调技术的“局限性”,这显然是不负责任的。

    引导社会对辅助驾驶技术形成准确、客观的认知和预期,不仅是对消费者和公共安全负责,也利于辅助驾驶技术的顺利推广和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对此,全行业都应该达成共识。

    此外,针对这类问题带来的责任认定争议,也需有外部的制度规范。近年来,辅助驾驶状态下所发生的各类事故、责任纠纷不时上演。公平定责,不仅关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关系到车企能否有足够动力去改进技术,从而在源头降低同类事故。因此,面对此类事故的多发,相应的责任认定机制有必要及时完善。

    辅助驾驶技术的成熟,势必需要一个过程。大可不必因为出现一些事故和问题,就完全否定车企的努力和技术推广的价值。但是,最大程度降低技术进步过程中的安全代价和社会成本,却是车企、消费者乃至全社会都应该重视的。此乃人命关天,不容怠慢。

    撰稿 / 重舟(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刘越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